在重慶開州紫水鄉,“豆腐西施”田仕艷的名字幾乎無人不知,因為年紀輕輕的她,如今已是年產值2000萬元企業的老板,解決了當地上百人的就業問題。
2007年,大學畢業后的田仕艷加入了龐大的打工潮,從事箱包管理工作。 一次偶然機會,田仕艷嘗到了開州本土特產紫水豆干,從此,她對這個味道念念不忘。后來,田仕艷毅然放棄在外的工作,返鄉創業開發紫水豆制品。在當地,紫水豆干有上百年歷史,它因水而名,因豆而成。田仕艷說,水是魂,豆是本,傳統技藝是根,三者有機結合才有了今天美味的紫水豆制品,也才有了公司的發展壯大。在進行規模化生產的同時,田仕艷也非常注重品牌保護——她在磨漿機里裝置了石磨片,石磨片有效降低了豆子與機器的溫度,使其與傳統手工石磨的溫度相差無幾,從而保證了豆腐的口感和營養。
2015年,紫水豆干成為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多次參加區內外各種美食節和土特產展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