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2019年全國兩會第二場“部長通道”開啟,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就去年我國糧食產量有所下降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去年我國糧食產量有所下降,但降得不多,減少了74億斤,相對于糧食總產量,比例大概占0.6%,而且主要是我們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動調減的結果。
“比如我們對‘鐮刀彎’地區的玉米就做了減法,因為它不是優勢區,增加了大豆、馬鈴薯還有優質飼草料的生產,實際上我們的有效供給是增加的,我們國家糧食已經連續四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的水平,沒有出現大起大落。”韓長賦說。
糧食生產做到“三個穩”
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近14億中國人的飯碗,必須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要穩定糧食產量,新增高標準農田8000萬畝以上。加快農業科技改革創新,大力發展現代種業,實施地理標志農產品保護工程,推進農業全程機械化。培育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加強面向小農戶的社會化服務,發展多種形式規模經營。
韓長賦表示,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要穩定糧食產量,就是要防止出現經濟下行和物價上漲“雙碰頭”,今年糧食生產要做到“三個穩”:穩定產量,穩產量就要穩面積,就要穩政策,這是一個總體的考慮。“春耕馬上要開始了,我可以告訴大家一個明確信息,中央支持糧食生產的政策會始終一貫,今年還要對玉米和大豆的生產者給予生產者補貼,水稻最低收購價保持穩定。我們相信經過努力今年會有一個好收成。”